深度关注:一所乡镇党校的六十年坚守

核心阅读

在广东省新会区,一所乡镇党校60年六易校址却办学不间断,坚持做好基层党员教育培训。近日,记者走进这所党校,感受其60年不忘初心、不懈奋斗的历程。

六十年一甲子,双水镇党员群众齐心协力,做到了一件不简单的事——连续不间断办好一所镇级党校。

双水镇隶属广东江门新会区。在江门人的母亲河潭江和主干道双水大道交界处,坐落着一栋小巧精致的四层小楼,这是双水镇委党校最新的样子。从1959年双水公社管理委员会党校成立,它六易其址,却始终未中断办学。

5月13日,又一堂“领头雁”专项培训班在双水镇委党校开班。“乡村振兴、农村产业集约式发展怎么搞,过去一知半解,现在有数了。”听完课走出教室,田心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林源杰心里踏实了许多,“把党校办到基层党员的家门口,结合基层实际,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非常必要,也非常有意义。”

“党教育我们不忘初心,老一辈党员干部坚持60年办好镇级党校,不就是身边不忘初心的生动典型吗?”江门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市委党校校长张元醒告诉记者,2018年,全市所有73个镇街党校全部开班运作,双水镇委党校还被定为“江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”。

六易校址,办学不断

今年3月,新会区一位曾在双水镇党校接受轮训的干部重返故地。在刚刚完成升级改造的小楼里,他从挂在墙上的历届学员合影中,一眼就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和爷爷。像他一样祖孙三代党员先后在同一所镇级党校学习的佳话,在双水并不鲜见。

1959年,双水镇委党校的前身——双水公社管理委员会党校正式挂牌成立,选址于双水圩第一街的旧公社社址内。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上级的中心工作,对全镇各级党组织的党员、干部进行培训。

党校成立后,成为双水镇培养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重要阵地。“那时候去党校上课,对党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誉,无论谁去参加培训,都会感觉非常自豪。” 曾任第七任镇党校校长的谭群可今年已经70多岁了,对这所党校的过去岁月记忆犹新:在党校培训时,学员多是步行来、步行走,学习期间还需要交伙食费,这非但没有减少他们学习的热情,来参加培训的人反而越来越多,以至于一年后,公社场地不足,党校不得不开始了第一次搬迁,来到了距离镇中心10多公里的将军山大圣庙旁。“当时连路都没有,学员们硬是在杂草丛生的林地里,踏出了一条通往党校的路。”谭群可说。

在双水镇委党校三楼的陈列区,记者见到一辆锈迹斑斑的永久牌自行车。双水镇党委副书记、党校常务副校长梁志成告诉记者,1966年,时年23岁的张桂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,被安排到党校学习。由于党校离她家有10多公里,步行需要两个多小时,加上还要照顾两岁的儿子,张桂兰索性把家里的牛犊卖了,买了这辆自行车。2016年,张桂兰去世后,她的儿子把这辆有着特殊意义的自行车捐给了双水镇委党校。

像张桂兰一样,当年一代一代的农村党员对学习的渴望,勾勒出双水镇党校茁壮成长的脉络。党校直到2004年迁到现校址,其间经历了6次搬迁。

上午学习,下午劳动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全国很多党校已无法正常上课甚至中断办学,双水镇党校先后搬到双水会堂、龙母庙。

搬迁再苦,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,可上级党校办学也断断续续,接收方针政策的信息渠道不畅,如何授课成了难题。有好几年,时任校长陈兆明与教员们一起,收集双水镇党员的先进事迹、干部的廉政故事等,结合能接收到的党的方针政策,与宣传队合编双水民谣,用和楼歌、东风调、曾坑山歌、卖鸡调和竹板小调等本地曲调,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当地一些老党员回忆,挺过那些年的难关,离不开党校为大家撑起的精神支柱。

“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,在课间、晚上休息时,党校里处处是歌声。那时候,我们教员课间休息就和学员们一起唱歌,没几首拿手的双水民谣可不行。”谭群可说。

之后,双水镇委党校复迁大圣庙办学。由于那里破败陈旧,条件有限,加上党员人数众多,党校一度考虑停止轮训,每期只办30人左右的“小班”。可征求意见时,各村的党员干部却不答应:“这么多年都过来了,这么点经济上的困难都不能克服吗?”“不就是场地嘛,咱们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自力更生,丰衣足食!”

在党员干部带动下,很多群众也参与进来,手提肩扛,齐心协力,硬是在1980年建成了一座两层高的教学楼:一楼是一间能容纳130人的大型教室,二楼则是宿舍。

尽管如此,办学条件依然艰苦,党校在山上,不仅经常停电,还有蛇鼠虫蚁的袭扰。当时在大圣庙下方的平地处,还有一个占地3亩多的小农场,教员、学员一齐动手种瓜菜、种水稻,作为党校的伙食补充。学员来上课,每人都要随身携带锄头,上午学习、下午劳动。

线上教育,一键听课

时光荏苒。搬到现地址后的双水镇委党校不忘初心,再担重任。经过今年3月份的升级改造,党校的学习氛围更浓了。

记者在党校看到,多媒体会议室、使命研习社、学习室、宿舍和党员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,目前已形成集党员轮训、专题学习、技能传授、拓展训练、就业指导、岗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式教学体系,近三年来,开设特色课程共计421场(次)。

双水是新会的大镇,全镇37个村有88个基层党组织,党员4780人。为适应年轻党员需求,党校在“双水发布”微信公众号上开设“线上党校”栏目,帮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。“学员一键就可点粤语音频,让党员群众听得懂、能领会、可落实。”双水镇党委书记、党校校长刘国培说。

而登上党校三楼的那一刻,记者又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40多年前。红砖地、水粉墙的大讲堂,挂在走廊上的斗笠、农具和用旧门板搭设的厕所门,以及1977年至1980年的学员合照、发黄的教员手稿等,无不让人感觉又回到了那个年代,令人激情澎湃。“在党校培训的过程中,感觉自己心灵得到净化,精神得到升华。”南岸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莫素浈十分感慨。

目前,除党政领导干部、专家学者外,致富能手、专业技师和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等43人也被纳入双水镇委党校的师资库。富美村有3000多亩柑橘田,村党委委员张社深今年1月参加了“柑橘黄化病防治”培训后,将学到的知识教给柑橘种植户,柑橘黄化病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,预计今年每亩柑橘的产量能够从5000多斤增加到8000多斤。

“作为江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,双水党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,还统筹全市的优质资源,精心设计了基层党建、红色教育、乡村振兴等多条现场教学路线。”江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学东介绍说。

如今,广东省各地乡镇党校纷纷涌现。广东省委组织部、省委党校联合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党校建设的意见》提出,把镇街党校办成集基层各类党员教育资源于一体的高质量教学平台。

“党校姓党,为农村培养合格党员就是双水党校办校的初心和使命。双水党校能够一路坚持下来,离不开党委的重视支持和一代代教职工的接续奋斗,党校真正办出了特色、办出了成效,培养了党员、服务了党员,得到了大家的拥护。双水党校60年的坚守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办好镇级党校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说。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9年06月11日 19 版)(责编:谢倩、闫妍)